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海东KTV招聘网 > 海东热点资讯 > 海东名言/句子 >  张仪想利用秦国、韩国和魏国联合的形势去攻打齐国、楚国而惠施想

张仪想利用秦国、韩国和魏国联合的形势去攻打齐国、楚国而惠施想

2022-07-01 10:02:27 发布 浏览 515 次

张仪想利用秦国、韩国和魏国联合的形势去攻打齐国、楚国,而惠施想与齐国、楚国罢兵不战。两个人为这件事争吵起来。群臣百官、君主的侍从都为张仪说话,认为攻打齐国、楚国有利,而没有人替惠施说话。魏王结果便听从了张仪,而且认为惠施的意见是不行的。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情已经确定了,惠施去进见魏王。魏王主动地发言说:“您不要再说了。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情肯定是有利的了,全国的人都认为是这样。”惠施便劝说道:“这事情不可以不加考察啊。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情如果确实有利可图,而全国的人都认为有利,那为什么聪明的人会这么多呢?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情如果确实不可能得利,而全国的人都认为有利,那为什么愚蠢的人会这么多呢?凡是要谋划的事,总是因为它还有疑惑不定的地方。这疑惑不定的地方,如果真是疑惑不定的话,那么认为它可行的应该有半数的人,认为它不可行的也应该有一半的人。现在全国的人都认为它可行,这种情况说明大王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人了。劫持君主的人本来就是使君主失去那持反对意见的一半人的人啊。”

30..6叔孙相鲁,贵而主断。其所爱者曰竖牛,亦擅用叔孙之令。叔孙有子曰壬,竖牛妒而欲杀之,因与壬游于鲁君所。鲁君赐之玉环,壬拜受之而不敢佩,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佩之。”壬因佩之。竖牛因谓叔孙:“何不见壬于君乎?”叔孙曰:“孺子何足见也?”“壬固已数见于君矣。君赐之玉环,壬已佩之矣。”叔孙召壬见之,而果佩之,叔孙怒而杀壬。壬兄曰丙,竖牛又妒而欲杀之。叔孙为丙铸钟,钟成,丙不敢击,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不为请,又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击之。”丙因击之。叔孙闻之曰:“丙不请而擅击钟。”怒而逐之。丙出走齐。居一年,竖牛为谢叔孙,叔孙使竖牛召之,又不召而报之曰:“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肯来。”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不食而饿杀。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2,此不参之患也。

内:通“纳”。2僇:通“戮”。

叔孙豹做鲁国的相国,地位尊贵而专权独断。他所宠爱的人叫竖牛,也独自执掌叔孙的命令。叔孙有个儿子叫仲壬,竖牛妒忌他而想杀了他,便和仲壬一起到鲁国的君主处游玩。鲁国的国君赏给他一只玉环,仲壬拜谢了国君,接受了这玉环,但不敢佩带它,而让竖牛去向叔孙请示这件事。竖牛欺骗他说:“我已经为你请示过了,让你佩带它。”仲壬便佩带了这只玉环。竖牛便对叔孙说:“为什么不带仲壬去拜见国君呢?”叔孙说:“小孩子哪里够得上去见国君?”竖牛马上说:“仲壬早已多次见过国君了。国君还赏给他玉环,仲壬已经把它佩带在身上了。”叔孙便召来仲壬一看,他果然佩带着玉环,叔孙生气了,便杀了仲壬。仲壬的哥哥名叫孟丙,竖牛又妒忌他而想杀了他。叔孙给孟丙铸造一口钟,钟造成后,孟丙不敢敲,让竖牛去向叔孙请示这件事。竖牛不给他去请示,又欺骗他说:“我已经为你请示过了,让你敲它。”孟丙便敲了钟。叔孙听到钟声后说:“孟丙不来请示而擅自敲钟。”于是愤怒地把他驱逐了。孟丙出国逃跑到齐国。过了一年,竖牛替孟丙向叔孙谢罪,叔孙便派竖牛把他召回,竖牛又不去召他而报告叔孙说:“我已经召过他了,孟丙愤怒得很,不肯回来。”叔孙大发雷霆,派人去把孟丙杀了。两个儿子已经死了,叔孙生了重病,竖牛便单独一个人来护理他而撤去了叔孙的侍从,不让别人进去见叔孙,说:“叔孙不想听见别人的声音。”于是就不给叔孙吃东西而把他饿死了。叔孙已经死了,竖牛便不发丧,而去搬运叔孙金库中的贵重宝物,把它们都搬光了,然后逃到了齐国。叔孙听信了自己所信任的人的话而使父子三人被人杀害,这是对臣下的话没有加以多方验证的祸患啊。

30..7江乙为魏王使荆,谓荆王曰:“臣入王之境内,闻王之国俗曰:‘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有之。”“然则若白公之乱,得庶无危乎!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

白公:即白公胜,春秋时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在吴国被召回后作乱,杀死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劫持楚惠王,控制了楚国国都,后被叶公打败,自缢死。

江乙为魏王出使到楚国,对楚王说:“我进入到大王的国境内,听说贵国的习俗是:‘君子不掩盖别人的善行美德,不谈说别人的罪恶行径。’真有这种习俗吗?”楚王回答说:“有这种习俗。”江乙说:“这样的话,那么像白公之类的造反作乱,该差不多没有危险了吧!果真能像这样,臣子就可以免除死罪了。”

30..8卫嗣君重如耳,爱世姬2,而恐其皆因其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姬以耦世姬,曰:“以是相参也3。”嗣君知欲无壅,而未得其术也。夫不使贱议贵、下必坐上4,而必待势重之钧也而后敢相议5,则是益树壅塞之臣也。嗣君之壅乃始。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