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训导:清代县一级教官,教谕之副,从八品。青蚨(fú):钱。《搜神记》:“南方有虫……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后因称钱为“青蚨”。
[24] 鸬鹚(lú cí)笑:鸬鹚得鱼而喜,形容贪财者之笑。鸬鹚,水鸟名,又名“乌鬼”,俗称“水老鸦”,栖息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初学记》引《黑儿赋》:“忿如鹆斗,乐似鸬鹚喜。”棱棱(lèng):失神发呆的样子。
[26] 大令:对县令的敬称。小故:小的过失。掠:搒掠,拷打。
[28] 讼士子:状告读书人。士子,这里特指县学生员,即秀才。剉:剉磨,剉断。茜根:茜草。根红色,可作染料。绐:骗。县里有个姓朱的老头,年轻时带着妻子居住在繁华都市,干的职业很不正当。晚年回归乡里,大受士林非议,但是朱老头行为端正乐善好施,人们才稍稍以礼相待。一天,正遇上马永白拿人东西吃不给钱,受到店主人为难。朱老头可怜他,就替他付了钱。又领着他回到家,送给他几百钱,让他做本钱。马永走后,不肯谋求生计,坐吃山空。不久钱又用光了,依然重蹈覆辙。他常常担心被朱老头碰见,就去了邻近的县。他夜里住在县学,冬天寒冷,他就把圣贤塑像冠上的玉串摘下来,烧掉笏板来取暖。学官知道这件事,非常恼怒,想对他处以刑罚。马永哀求免去刑罚,愿意为学官做生财之事。学官大喜,把他放走了。马永探听到某生家境殷实富裕,就登门强行索要钱财,故意挑逗激怒对方,竟用刀子割伤了自己,诬陷是某生所为,到学官那里控告。学官勒索了某生许多钱财,才免予开除。这件事激起秀才们的公愤,大家一同到县令那里质讼。县令查明事实,打了马永四十大板,给他戴上枷,三天就死了。这天夜里,朱老头梦见马永穿戴整齐地来了,说:“我辜负了您的恩德,今天特来报答。”朱老头醒来,妾刚生下个儿子。朱老头知道是马永投胎,就给他取名“马儿”。马儿小时候并不聪慧,令人高兴的是还肯于读书。二十多岁时,经过竭力谋划,得以进入县学。后来他去应试,住在旅店里,白天躺在床上,见墙上糊的都是过去的八股文,就去看,其中有“犬之性”四句题,心里觉得这题目很难作,就反复去读,把它记住了。进了考场,恰好出的是这个题目,就把那篇文章默写下来,得了个优等,取得了由官府提供生活费的廪生资格。到了六十多岁,马儿补了个在邻县做教官的职位。做了几年官,没有一个道义之交。只有人家从袖子中拿出钱递给他才露出笑脸,否则就耷拉下眼皮,睫毛有一寸长,愣装不认识。偶尔秀才们有点儿小的过失,县官判令稍加处罚,马儿就残酷拷打他们,像惩治盗贼一样。假若有人告秀才的状,就是钱财送上门了。他诸如此类的恶行太多,秀才们早已忍无可忍。马儿年近七十的时候,体态臃肿,耳聋眼花,每每向人寻觅染黑须的药。有个狂生,把茜草根锉碎了去骗他。天亮后大家一看,染过胡子的马儿就像庙里泥塑的灵官的模样。马儿恼羞成怒,要抓狂生,那人早已在夜间就逃走了。由此他心中郁结愤懑,几个月就死掉了。
考弊司作品借幽冥间两件事抨击了现实社会中为人所痛恨的两类社会职业或阶层。其一是教育官员,即前篇《饿鬼》中的训导教谕,不同的是,《饿鬼》中的教谕训导,比较具体,《考弊司》中的官员比较抽象,具有象征意味。所谓“例应割髀肉”,即贿赂的代称。作品中写虚肚鬼王的府署,“两碣东西立,绿书大于栲栳,一云‘孝弟忠信’,一云‘礼义廉耻’”,“堂上一扁,大书‘考弊司’。楹间,板雕翠字一联云:‘曰校、曰序、曰庠,两字德行阴教化;上士、中士、下士,一堂礼乐鬼门生。’”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其二是妓女。两类社会职业或阶层共同的地方是虚伪,只认钱。不过两件事中,以“考弊司”为主,正如评论家何垠所言:“嘲笑如前(指《饿鬼》篇)。曲巷以后,比例见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