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年)正月十七日魏徵去世唐太宗命令九品以上的文武百
(公元643年)正月十七日,魏徵去世,唐太宗命令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全部到魏徵家里吊丧,并赐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道:“魏徵平生勤俭朴素,现在用鸟羽装饰旌旗,按照一品官的礼仪标准对其安葬,这并非死者的心愿。”所以全都推辞不受,仅仅用布罩着车子载着灵柩安葬。唐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的灵车痛哭不已,悲哀至极。唐太宗亲自为魏徵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唐太宗对魏徵的思念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时常对身边的近臣说:“人们将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帽尊容;将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用来考察历朝的兴衰交替;将人当作一面镜子,可以明白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了,朕的一面镜子就这样失去了啊!”
魏徵是初唐的政治家,他原本是废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曾经劝说李建成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不计前嫌,重用他。魏徵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敢言直谏的名臣,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敢直谏,一个从善如流,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逆了龙麟,捋了虎须,惹恼了皇上,就有可能掉脑袋。魏徵却常常在朝廷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对的事情,总是当着李世民的面直说。李世民也很尊重他的意见。正是有了像魏徵这样一批敢言直谏的大臣,唐初才出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就把这一时期叫作“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者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壶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也,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
所阳:同“佯”,假装。也 瘳:病愈。
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生性仁厚恭敬,勤俭朴素,喜好读书,时常与唐太宗一起探讨历史,并趁机对唐太宗劝善规过,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无缘无故地对宫女发脾气,皇后也装作十分恼怒的样子,请求亲自过问,因而下令将宫女捆绑起来,后来等到唐太宗的怒气渐渐平息后,她才慢慢地为宫女申辩。从此以后,后宫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枉滥刑罚的事情。豫章公主的生母死得早,皇后便收养了她,对她的慈爱超过了自己亲生的。妃嫔以下有人生病,皇后都要亲自前去探视,还把自己的药物饮食拿给她们服用,因此,后宫之中人人都十分爱戴皇后。她训诫几个儿子,常常把谦虚节俭当作主要话题。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经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具太少了,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再增加一些。皇后没有答应,她说:“身为太子,所应担忧的事在于德行不立、声名不扬,怎么会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
唐太宗身染疾病,多年都没有彻底治愈,皇后悉心照料,时常是昼夜不离其左右。还经常将毒药随身系在衣带上,她说道:“陛下如果有什么不测,我也不能单独活着。”皇后有多年的气喘病,前一年跟从唐太宗巡幸九成宫。柴绍等人深夜有急事相禀报,唐太宗身穿甲胄走出宫阁询问状况,皇后抱病紧随其后,左右的侍从因此都劝阻她,可她却说:“既然陛下都感到震惊,那我的内心又怎能安定下来呢?”随即病情加重。太子对皇后说:“所有的药物都用过了,却不见病情好转,我请求启奏陛下下诏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或许可以获得阴间的福祉。”
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及疾笃,与上诀。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妾之本宗,因缘葭莩者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己卯,崩于立政殿。
所葭莩: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淡薄。
皇后说:“死生有命,并非人的智力所能够改变的。假如行善积德就会有福祉,那么我并没做什么恶事;假如不是这样,那么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天下是国家的大事,不可以多次下达这样的诏令。道教、佛教本是异端邪说,祸国殃民,都是皇上向来所不愿意做的事,为何要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呢?假如一定要依你说的去做,那么我还不如立刻去死!”太子不敢再上奏皇上,只是暗地里与房玄龄谈起,房玄龄如实禀明唐太宗。唐太宗十分哀痛,打算为皇后下诏大赦天下,皇后知道后坚决劝阻。
等到皇后的病情十分严重,与唐太宗做诀别时,房玄龄已经受谴归家暂歇,皇后对唐太宗说:“房玄龄侍奉陛下那么久,为人小心翼翼,做事缜密,朝廷的机密要闻,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泄露,假如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我希望陛下不要将他抛弃。我的本族亲属,因为沾亲带故而得到禄位,既然并非因德行而升至高位,便很容易遭受灭顶之灾,假如让他们的子孙得以保全,希望陛下不要再将他们安置在权要的位置上,只要以外戚身份定期朝拜陛下就足够了。我活着的时候对别人没有益处,死后就更不能有害于人,唯愿陛下不要大修陵墓而劳民伤财,只要依山做坟,用瓦木做随葬器物就可以了。仍旧希望陛下能够亲近君子,疏远小人,接纳忠言直谏,而摒弃谗言诡计,节省劳役,禁止游猎,这样我纵然到了九泉之下,也可以毫无遗憾了。也不必让儿女们前来探望,看见他们悲哀,只会白白搅乱人心。”说罢取出衣带上的毒药给唐太宗看,说道:“我在陛下生病的日子,曾经发誓以死和陛下赴黄泉,不能步吕后那样的后尘。”十月二十一日,皇后驾崩于立政殿。
后尝采自古妇人得失事为《女则》三十卷,又尝著论驳汉明德马后以不能抑退外亲,使当朝贵盛,徒戒其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开其祸败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宫司并《女则》奏之,上览之悲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乃召房玄龄,使复其位。